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明朝那些事儿陆炳在第几章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只要郑贵妃当上皇后,皇后的儿子自然就是嫡子,皇三子继位也就顺 理成章了。 可是皇后只有一个,所以要让郑贵妃当上皇后,只能靠等,等到王皇 后死掉,或是等时机成熟,把她废掉,郑贵妃就能顺利接位。

可惜这位王皇后身体很好,一直活到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这一 年万历驾崩),差点比万历自己活得还长,且她一向为人本分厚道,又深得 太后的喜爱,要废掉她,实在没有借口。 第一件事是等皇后,第二件事是等大臣。 这事就更没谱了,万历原本以为免掉一批人,发配一批人,再找个和 自己紧密配合的首辅,软硬结合就能把事情解决。没想到明代的大臣却是 软硬都不吃,丢官发配的非但不害怕,反而很高兴。我相信,在他下定决心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应该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之后。 有一天,李太后和万历谈话,说起了皇长子,太后问:你为何不立他 为太子? 万历漫不经心地答道:他是宫女的儿子。 太后大怒: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这就是活该了,万历整天忙里忙外,却把母亲的出身给忘了,要知道 这位李老太太,当年也就是个宫女,因为长得漂亮才被隆庆选中,万历才 当上了皇帝,如果宫女的儿子不能继位,那么万历兄是否应该引咎辞职 呢? 万历当即冷汗直冒,跪地给老太太赔不是,好说歹说才糊弄过去。 这件事情,必定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皇后没指望,老太太反对,大臣不买账,说众叛亲离,丝毫也不过分。 万历开始意识到,如果不顾一切,强行立皇三子,他的地位都可能不保。 在自己的皇位和儿子的皇位面前,所有成熟的政治家都会做出同样的 抉择。现实生活不是电影,坏人总是赢,好人经常输,而像朱常洛这种老好 人,应该算是稳输不赢。 可是这一次,是个例外。 事实证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不过是 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两年后,麻烦就来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到国家动荡,皇帝惊恐,太子不安,连老滑 头沈一贯都被迫下台。 但有趣的是,惹出麻烦的,既不是朱常洛,也不是郑贵妃,更不是万 历,事实上,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直至今日,也无人知晓。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一篇文章在朝野之间开始流传,初 始还是小范围内传抄,后来索性变成了大字报,民居市场贴得到处都是, 识字不识字的都去看,短短十几天内朝廷人人皆知,连买菜的老大娘都知 道了,在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当年,传播速度可谓惊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东林崛起(3)

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实在是太过火爆。 此文名叫《续忧危议》,全篇仅几百字,但在历史上,它却有一个 诡异的名字——“妖书”。 在这份妖书中,没有议论,没有叙述,只有两个人的对话,一个人问, 一个人答。问话者的姓名不详,而回答的那个人,叫做郑福成。这个名字, 也是文中唯一的主角。 文章一开始,是两个人在谈事,一个说现在天下太平,郑福成当即反 驳,说目前形势危急,因为皇帝虽然立了太子,但那是迫于沈一贯的要求, 情非得已,很快就会改立福王。 这在当年,就算是反动传单了,而且郑福成这个名字,也很有技术含 量,郑贵妃、福王、成功三合一,可谓言简意赅。 之所以被称为妖书,只说说皇帝太子,似乎还不合格,于是内阁的两 位大人,也一起下了水。 当时的内阁共有三人,沈一贯是首辅,另外两人是沈鲤和朱赓。妖书 的作者别出心裁,挑选了沈一贯和朱赓,并让他们友情客串,台词如下: 问:你怎么知道皇帝要改立福王呢? 郑福成答:你看他用朱赓,就明白了,朝中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一定 要用朱赓呢,因为他姓朱,名赓,赓者,更也,真正的意思,就是改日更 立啊(佩服,佩服)。 这是整朱赓,还有沈一贯同志: 问:难道沈一贯不说话吗? 郑福成答:沈一贯这个人阴险狡诈,向来是有福独享,有难不当,是 不会出头的。

闹到这个份上,作者还不甘心,要把妖书进行到底,最后还列出了朝 廷中的几位高官,说他们都是改立的同党,是大乱之源。 更为搞笑的是,这篇妖书的结尾,竟然还有作者署名! 落款者分别是吏科都给事中项应祥,四川道御史乔应甲。 这充分说明,妖书作者实在不是什么良民,临了还要耍人一把,难能 可贵的是,他还相当有版权意识,在这二位黑锅的名下还特别注明,项应 祥撰(相当于原著),乔应甲书(相当于执笔)。 这玩意一出来,大家都蒙了,沈一贯当即上书,表示自己非常愤怒, 希望找出幕后主使人,与他当面对质,同时他还要求辞官,以示清白以及 抗议。 而妖书上涉及的其他几位高级官员也纷纷上书,表示与此事无关,并 要求辞职。 最倒霉的人是朱赓,或许是有人恶搞他,竟然把一份妖书放在了他的 家门口。这位朱先生是个厚道人,吓得不行,当即把这份妖书和自己的奏 疏上呈皇帝,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说我今年都快七十了,有如此恩 宠已是意外,也没啥别的追求,现在竟然被人诬陷,请陛下让我告老还乡。 朝廷一片混乱,太子也吓得不行,他刚消停两年,就出这么个事,闹 不好又得下去,整日坐卧不安,担惊受怕。 要说还是万历同志久经风雨,虽然愤怒,倒不怎么慌,先找太子去聊 天,说我知道这不关你的事,好好在家读书,别出门。 然后再发布谕令,安抚大臣,表示相信大家,不批准辞职,一个都别 走。 稳定情绪后,就该破案了,像这种天字第一号政治案件,自然轮不上 衙门捕快之类的角色,东厂锦衣卫倾巢而出,成立专案组,没日没夜地查, 翻天覆地地查。 万历原本以为,来这么几手,就能控制局势,然而这场风暴,却似乎 越来越猛烈。 首先是太子,这位兄弟原本胆小,这下更是不得了,窝在家里哪里都 不去,唯恐出事。而郑贵妃那边也不好受,毕竟妖书针对的就是她,千夫 所指,舆论压力太大,每日只能以泪洗面,不再出席任何公开活动。 内阁也不得消停。沈一贯和朱赓吓得不行,都不敢去上班,待在家里 避风头,日常工作只有沈鲤干,经常累得半死。大臣们也怕,因为所有人 都知道,平时争个官位,抢个待遇的没啥,这个热闹却凑不得,虽说皇帝 大人发话,安抚大家不让辞职,可这没准是放长线钓大鱼,不准你走,到 时候来个一锅端,那就麻烦大了。 总而言之,从上到下,一片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认定,在这件事情的 背后,有很深的政治背景。 确实如此。

这是明代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政治疑案,至今仍无答案,但从各种蛛丝 马迹之中,真相却依稀可辨。 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应该与郑贵妃无关,因为她虽然蠢,也想闹 事,却没必要闹出这么大动静,把自己挤到风口浪尖受罪。而太子也不会 干这事,以他的性格,别人不来惹他就谢天谢地,求神拜佛了。 作案人既不是郑贵妃,也不是太子,但可以肯定的是,作案者,必定 是受益者。 在当时的朝廷中,受益者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精神受益者,大致包括 看不惯郑贵妃欺压良民,路见不平也不吼,专门暗地下黑手的人,写篇东 西骂骂出口气。 这类人比较多,范围很大,也没法子查。 第二种是现实受益者。就当时的朝局而言,嫌疑人很少 ——只有两个。 这两个人,一个是沈一贯,另一个是沈鲤。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沈一贯请求辞职,得到批准。 有意思的是,这位仁兄走之前,竟然还提了一个要求:我走,沈鲤也 要走。 恨人恨到这个份上,也不容易。 而更有意思的是,万历竟然答应了。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因为沈鲤很有能力,又是他的亲信,而沈一 贯虽说人滑了点,办事还算能干,平时朝廷的事全靠这两人办,万历竟然 让他们全都走人,动机就一个字——烦。  沈一贯和沈鲤走了,内阁只剩下了朱赓。 这一年,朱赓七十二岁。 朱赓很可怜,他不但年纪大,而且老实,老实到他上任三天,就有言 官上书骂他,首辅大人心态很好,统统不理。 可让他无法忍受的是,他不理大臣,皇帝也不理他。 内阁人少,一个七十多的老头儿起早贪黑熬夜,实在扛不住,所以朱 赓多次上书,希望再找几个人入阁。就这样,朱老头一边等一边干,一个人苦苦支撑,足足等了一年,既 没见到助手,也没见过皇帝。 这一年里朱老头算被折腾惨了,上书国政,皇帝不理,上书辞职,皇 帝也不理。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朱赓忍无可忍,上书说自己有病, 竟然就这么走了。

第五章 东林崛起(4)

皇帝还是不理。 终于走光了。 内阁没人待,首辅没人干,经过万历的不懈努力,朝廷终于达到了传 说中的最高境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自明代开国以来,只有朱元璋在的时候,既无宰相,也无内阁,时隔 多年,万历同志终于重现往日荣光。 而对于这一空前绝后的盛况,万历很是沉得住气,没人就没人,日子 还不是照样过?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日子没法过了。 因为内阁是联系大臣和皇帝的重要渠道,而且内阁有票拟权,所有的 国家大事,都由其拟定处理意见,然后交由皇帝审阅批准。所以即使皇帝 不干活,国家也过得去。 朝廷陷入了全面瘫痪,这么下去,眼看就要破产清盘,万历也急了, 下令要大臣们推举内阁人选。 几番周折后,于慎行、叶向高、李廷机三人成功入阁,班子总算又搭 起来了。

但这个内阁并没有首辅,因为万历特意空出了这个位置,准备留给一 个熟人。  机密信件 这个人就是王锡爵,虽说已经告老还乡,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之 前共背黑锅的革命友谊,给万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派出专人,去 请王锡爵重新出山,并同时请教他一个问题。 王锡爵不出山。 由于此前被人坑过一次,加上都七十四岁了,王锡爵拒绝了万历的下 水邀请,但毕竟是多年战友,还教过人家,所以,他解答了万历的那个疑 问。 万历的问题是,言官太过凶悍,应该如何应付。 王锡爵的回答是,他们的奏疏你压根儿别理(一概留中),就当是鸟叫 (禽鸟之音)! 我觉得,这句话十分中肯。 此外,他还针对当时的朝廷,说了许多意见和看法,为万历提供了借 鉴。 然后,他把这些内容写成了密疏,派人送给万历。 这是一封极为机密的信件,其内容如果被曝光,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王锡爵很小心,不敢找邮局,派自己家人携带这封密信,并反复 嘱托,让他务必亲手交到朝廷,绝不能流入任何人的手中,也算是吸取之 前申时行密疏走光的经验。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次,他的下场会比申时行还惨。 话说回来,这位送信的同志还是很敬业的,拿到信后立即出发,日夜 兼程赶路,一路平安,直到遇见了一个人。 当时他已经走到了淮安,准备停下来歇脚,却听说有个人也在这里, 于是他便去拜访了此人。当万历收到此信时,绝不会想到,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信 件的内容,而其中之一,就是远在无锡的普通老百姓顾宪成。

这件事可谓疑团密布,大体说来,有几个疑点: 送信人明知身负重任,为什么还敢主动去拜会李三才,而李三才又为 何知道他随身带有密信,之后又要篡改密信呢? 这些问题,我可以回答。 送信人去找李三才,是因为李大人当年的老师,就是王锡爵。 非但如此,王锡爵还曾对人说,他最喜欢的学生,就是李三才。两人 关系非常的好,所以这位送信人到了淮安,才会去找李大人吃饭。 作为凤阳巡抚,李三才算是封疆大吏,而且他本身就是都察院的高级 官员,对朝廷的政治动向十分关心,皇帝为什么找王锡爵,找王锡爵干什 么,他都一清二楚,唯一不清楚的,就是王锡爵的答复。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既然李三才是王锡爵的学生,还算他的亲信,李 三才同志为什么要背后一刀,痛下杀手呢? 因为在李三才的心中,有一个人,比王锡爵更加重要,为了这个人, 他可以出卖自己的老师。 万历二年(1574年),李三才考中了进士,经过初期培训,他分到户 部,当上了主事,几年之后,另一个人考中进士,也来到了户部当主事,这 个人叫顾宪成。 这之后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史书上没有写,我也不知道。但是 我惊奇地发现,顾宪成和李三才在户部做主事的时候,他们的上司竟然叫 赵南星。 联想到这几位后来在朝廷里呼风唤雨的情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 些日子里,他们谈论的应该不仅仅是仁义道德、君子之交,暗室密谋之类 的把戏也没少玩。 李三才虽然是东林党,但道德水平明显一般,他出卖王老师,只是因 为一个目的——利益。 而只要分析一下,就能发现,李三才涂改信件的真正动机。 当时的政治形势看似明朗,实则复杂,新成立的这个三人内阁,可谓 凶险重重,杀机无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东林崛起(5)

王锡爵走了,朝廷再也没有能担当首辅的人选,于是李廷机当上了首 辅,这位兄弟不负众望,上任后不久就没顶住骂,回家休养,谁叫也没用, 基本算是罢工了。 而异类于慎行也不争气,刚上任一年就死了。就这样,叶向高成为了 内阁的首辅,也是唯一的内阁大臣。 对手被铲除了,这是最好的结局。 必须说明的是,所谓李三才和顾宪成的勾结,并不是猜测,因为在史 料翻阅中,我找到了顾宪成的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 “木偶兰溪、四明、婴儿山阴、新建而已,乃在遏娄江之出耳。” “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于其位者,全赖娄江之不果出……密揭传自 漕抚也,岂非社稷第一功哉?” 我看过之后,顿感毛骨悚然。 这是两句惊天动地的话,却不太容易看懂,要看懂这句话,必须解开 几个密码。 第一句话中,木偶和婴儿不用翻译,关键在于新建、兰溪、四明、山 阴、以及娄江五个词语。 这五个词,是五个地名,而在这里,则是暗指五个人。 新建,是指张位(新建人)、兰溪,是指赵志皋(兰溪人)、四明,是 指沈一贯(四明人),山阴,是指朱赓(山阴人)。

所以前半句的意思是,赵志皋和沈一贯不过是木偶,张位和朱赓不过 是婴儿! 而后半句中的娄江,是指王锡爵(娄江人)。 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赵志皋、沈一贯、张位、朱赓都不要紧,最为紧要的,是阻止王锡爵 东山再起! 顾宪成,时任南直隶无锡县普通平民,而赵、张、沈、朱四人中,除 张位外,其余三人都当过首辅,首辅者,宰相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这个无锡的平民,却在自己的文章中,把这些不可一世的人物, 称为木偶、婴儿。 而从文字语气中可以看出,他绝非单纯发泄,而是确有把握,似乎在 他看来,除了王锡爵外,此类大人物都不值一提。 一个普通老百姓能牛到这个份上,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句话的玄机在于两个关键词语:福清和漕抚。 福清所指的,就是叶向高,而漕抚,则是李三才。 叶向高是福建福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