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田是大地主但也是一枚老油条,他闻言也没惊慌,凑近杨林小声道:“大人,草民对大明忠心耿耿、可没有二心。这个您比谁都清楚。再说了,这事儿草民给您出收据不就完了吗。就说这粮食是您买的,别人还能说什么?想查账,可以啊!我老梁家里就是粮食多,以低于市场价的五折甚至一折卖给官军,我愿意认赔,这不犯法吧?”
杨林表示赞赏道:“梁老爷不愧是忠心为国的义民典范,想的就是周到。你这劳军助粮的事儿我已经不止一次在塘报中给辽东经略熊大人和都司府说了,他们都很满意。我估计不几日上面一定就要行文嘉勉你。当然,也包括其他协助官军守城的士绅商贾们。”
梁有田满面堆笑的再次拱手施礼:“大人,多谢您的抬爱,草民这心里暖呼呼的。说实话,您虽然年轻但是办事就是讲究,考虑的比我这个老头子都细致。所以啊,我带的这些米面油您可千万不能拒绝。。。。。。”
“哎呀呀,梁老爷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要是再拒绝那就却之不恭,显得太做作、太生份。那就多谢梁老爷了!来人,速速备上一桌酒席。我要留梁老爷在营中吃午饭!”
杨林笑的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儿了。都说地主阶级不好,但是历朝历代那个开国皇帝不得依靠他们。否则钱粮哪里来?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发展到时代需要大变革的时候,要想成大事还得依靠他们。如果都象李自成那样不讲策略、不讲方法乱搞一气,结果只能是越搞敌人越多,最后的结局就是众叛亲离身死九宫山。这就是不讲政治的后果,很严重啊。
这一点满清做的就相当漂亮。倒不是后金那些统治者手腕儿有多高,而是他们能听进手下那帮汉奸给出的主意,知道如何拉拢人心,知道人性的弱点是什么。
“大人,那小女的婚事。。。。。。。”
“这个好办。平远的父亲与我父亲前年都在萨尔浒为国捐躯,现在还在守孝期间。这个时候成亲不合朝廷礼制,也会被世人不耻。不过双方可以先交换八字,我做个中间人,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定亲。等明年守孝期满,你们双方再成亲也不迟。”杨林拍了拍梁有田的肩膀道。
“嗯,大人这一招儿真是高见。就这么办!”
梁有田闻言乐滋滋向杨林一竖大拇指,但是随即又想起了什么,正色道:“大人,要是徐中军官死活不肯呢?”
杨林道:“嗨,这男女之事其实很简单。我那平远兄弟与我一样都是将门子弟,文武兼备相貌英武。心中多少都有些傲气。他之所以不愿娶你家闺女,那是双方都没见过面怕娶到丑女以致堕了面子。”
“再说他(她)们不是已经在营门前见过面了嘛,只不过平远没看清你家闺女而已。不过听你的描述,这小子对你家姑娘也是心动了,否则不能愣一下。所以你再制造个机会,让两人大大方方见一面不就得了。”
梁有田面露难色道:“大人,上次我按照您的吩咐假装偶遇徐中军官,这才让小女在车中看清楚他。要是再找这样的机会恐怕很难啊。”
杨林一笑道:“这也不难。我那平远兄弟看上去文质彬彬一副儒雅之风,但是心中颇具济世救民、扶危解困的侠义心肠。下个月六月初六是土地庙会,你家夫人、女儿啥的不得赶庙会吗?到时候你找一批人假装外来的客商在庙会上调戏她们。让徐中军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这之前我还和上次一样,让徐中军官带人在哪一片巡逻,反正他也是兼着巡检司的官职,这事儿正归他管。所以这么一来你家夫人和小姐当面要感谢他。这不就让他看见你姑娘了吗?”
“哎呀呀,还得是大人您啊,不愧是连败贼胡的名将。这主意高,实在是高!”梁有田乐的就差蹦起来了。随即他又和杨林完善了其中的一些细节,正好酒菜就摆了上来。
杨林请梁有田入席落座,尔后道:“梁老爷,我知道你就是喜欢自己地多、粮食多。你对叆阳标营的情谊本游击心中有数。所以我打算等以后占据了一些贼胡的土地后,承包给你来耕种打理。你看行吗?”
“哎呀、哎呦呦,游击大人,您真是、真是太懂草民的心了。我老梁没别的爱好,一辈子就稀罕地啊。。。。。。”
梁有田激动的扑通就给杨林跪下了:“大人有所不知,那些贼胡不熟农耕只是弄些奴隶耕种。而他们占据的又恰恰有许多好地,就这么被他们白白浪费了。这要是让草民来耕种,大人,甭说您现在统领着一个标营,就是再来十个标营,粮食这块儿您就交给我。保证不让您为此费心劳神的。不过话说回来啥叫承包啊?”
杨林把梁有田扶起来道:“承包就是指你负责耕种管理这块土地,而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官府所有。你只需按照约定的条件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或者租金,其余的产出都归你所有。这样既保证了土地的合理利用,也让你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有田听后,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法子好,这法子好!大人,您放心,草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这土地到了我手里,我保证让它比金子还值钱!”
“不过土地多了你有那么多人手耕种吗?”杨林满意地笑了笑,他知道梁有田是个精明的商人,也是个能干的农夫。只要给他机会,他定能将这些土地变成真正的财富。
梁有田笑道:“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土地不是有多少就种多少。一般都是采用轮耕的方式种植。好比我有三百垧地,今年我种其中的二佰垧,剩下的那一百垧我就让它歇着。等来年我再把今年种的二佰垧地拿出来一百垧,让它歇着。这样每年都有一百垧地歇着,便于恢复地力。这地力要是好了,那打的粮食也就多了。”
杨林笑笑道:“轮耕种植的方式我知道。我是问你地要是多了你有那么多人手打理吗?”
“哎呦,您瞧我脑瓜子。一点儿都没转过来,答非所问了,该打、该打!”
梁有田照着自己的脸颊轻轻扇了下,然后道:“大人,要说放在太平年月这种地的人手不好找,因为家家都有自己的地,谁愿意出来当佃户?但现在不是太平年月啊,您看看这城里来的那些难民还有这些本地户。那个不是一大家子十来口人?假如人手再不够,我大不了上关里招去。这年头三条腿儿的蛤蟆找不着,但是两条腿儿的人可有的是。”
杨林嘿嘿一笑道:“梁老爷说这话就是不懂了,咱们大明规定百姓若是没有官府的路条那都去不了。到时候你怎么去别的地方或者关里招人?”
梁有田也嘿嘿一笑,喝了口酒道:“大人,您说的那是都是老早儿以前太祖爷立的规矩了。这大明朝立国都二百四五十年了,啥规矩都在,但是没几个规矩还是规矩的。咱们辽东除了气候寒冷粮食产的少点儿,其他方面还真不错。”
“您看看关里这些年,水旱蝗汤年年有,一年比一年灾荒大。老百姓要是守规矩那就都得饿死。而地方官府巴不得让百姓逃荒,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赈灾了。不赈灾就不容易出错儿,不出错儿这乌纱帽不就戴得更稳当了?就这样的事儿天底下多了去了。您能说朝廷不知道?可知道了又怎样,难道把官吏们都砍喽,那么谁为皇帝陛下收钱粮守江山?规矩,人守着它叫规矩,不守着它就不叫规矩。”
杨林笑道:“没想到梁老爷懂得还挺多的呢。你我不是外人,你说的这些话俱是实话,这就对了。”
梁有田忙拍了拍脑门道:“哎呦呦,草民喝了两杯酒胡咧咧几句,大人您可别当真。莫谈国事,不说了、不说了。。。。。。。”
“行,别的不说。本游击给军民分房分地应该是没做错吧?说句狂傲的话,这天底下恐怕没我这样的官儿了吧?”
梁有田听罢向杨林一挑大拇指道:“大人,您做的绝对是这个,没说的!不过您给军民分房子分地,要是遇到人口多的人家那点儿地真不一定够用。不够用咋办?不用大人您操心,草民我有的是地啊,给我当佃户不就完了嘛。这样一来,他们粮食够吃我的地也都种上了。多好!”
“哈哈哈,原来如此。梁老爷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你的地,这就是守着本分。咱们光顾着唠来着,这饭菜再不吃就凉了。梁老爷不要客气,赶紧动筷儿多吃。”
“好好好,大人的酒菜太丰盛了。草民实在是受宠若惊。”梁有田说着开始夹菜。
“梁老爷不要一口一个草民的自我贬低身份,在我这里没那么多说道。你可是拥军的榜样,以后我这标营的粮食筹集可还要劳烦你不少呢。”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末辽东从军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